2006年12月21日

先生媽讀後

文章以日治時代皇民化的歷史背景為基礎,透過一名人家中兩個人物的強烈對比,除了描寫對於皇民化的厭惡,還透露出對於傳統文化凋零的唏噓。

人物以"先生媽"(因鄉人對其兒子尊稱先生)及其兒子錢新發為主軸,前後參雜著許多不同的人物以點出並強調兩者的個性不同,或是使劇情更加流暢。



(性格描寫)
開頭先以乞丐乞討點出先生媽以及錢新發兩者對於低下階級者態度的不同,相較於先生媽對於乞丐的樂善好施並不因對方是乞丐而有歧視,錢新發雖在外人面前和善,是因為想以此獲得名聲或是利益,但是仍是瞧不起對方。在後文中對其他家庭改名的評論,以及對剃頭這個職業的侮蔑更加加強這種性格特徵。

先生媽是漢語言、文化、風俗的代表,雖然知識不高但是待人和善。錢新發則是趨炎附勢的漢人、勢利的知識分子,也側寫了作者對於日本的厭惡。

(性格暗示)
日本將台灣住民分為三種階級─在台日人,漢人,原住民(蕃人),三者所受到的社會待遇以及資源皆不相同。這也是為何錢新發會如此汲汲於晉升為國(日)語家庭,並對改日本姓名有優越感的因素。

作者在此將錢新發描述的如此令人厭惡,包含了對日本政府的厭惡之外,也同樣的厭惡當時那些為了利益而迎合的人士。甚至後者的厭惡更盛於前者。對於漢文化的凋零(即先生媽的去世)感到哀傷,也為沒有人感受到傳統消逝一事感到哀傷而唏噓不已。

(社會地位)
本文雖以先生媽為題,先生媽也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但是全文中卻無出現先生媽真正的姓名。也許是要呼應原本的姓名被日化而不再存在,或是要表達在他人眼中的先生媽(漢文化)在社會地位上都低於他的兒子(日本文化)。

先生媽在家庭成員之中,雖然身為長輩,但是卻不是權力的中心。先生媽與錢新發在家中的長幼順序以及地位權力的分配,反應了社會中的結構。母語雖出現在先,但是在日語擁有的權利驅逐之下,母語被逐出公共場合,並隔閡了各自使用兩種語言的人的交流。

(文化層面)
錢新發雖稱其他人為スフ,但諷刺的是,模仿著日本人過著日本式的生活,説著日語,吃著日本式的食物,以買了昂貴的日本琴及櫥子為傲。無論是在血統上還是文化上,其實也是個スフ。誇耀著這些樣品的價值,描述著日式禮儀,卻無這些文化的內涵。在日本人眼中也不算是真正的日本人。


註:
雖在初稿中,現今的漢文化等皆為傳統文化。不過後來在吳濁流黎明前的臺灣一文中,認為台灣人的祖先是漢民族。因此將傳統文化、語言改為漢文化、語言。但遠在漢人來台之前,即有南島民族來台定居,即現今稱之為原住民族或先住民的族群。吳濁流將台灣人的祖先認為是漢民族一事,並非是正確的。

皇民化對原住民族的影響也不亞於當時的漢人。可參見wiki上的理藩政策

沒有留言: